新场古镇位于上海浦东,被称为“浦东最后一块文化遗产”。新场建镇约在南宋,至今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比起朱家角、枫泾镇,小小的新场古镇一直十分低调。隐藏在都市深处的新场,自古就有“小小新场赛苏州”的美誉。
元代的海塘,明代的盐场
因为曾经下沙盐场南迁在这里形成新的盐场,得名新场。这是一座“因盐而成,因盐而兴”的古镇,随着盐业的不断发展,新场也逐渐繁华起来。曾经的新场“歌楼酒肆,商贾云集”,是当时浦东平原上的第一大镇,繁华程度曾经一度超过上海县城。几经兴衰,现在的新场,已经褪去了旧日的繁华。但这里仍然保存着成片的古建筑,庭院深深,宅园相连,满满的江南风情。
江南水乡风貌
洪桥港、包桥港、后市河和东横港四条河道两横两纵,把新场古镇划分为“井”字型格局。古民居沿河道两侧铺展,户户枕河,家家临水,沿河人家的瓦屋顶与涓涓河水互相映衬,呈现出一幅静谧和谐的水乡人家图景。除了成片的古建筑,新场古镇还拥有20多座石桥和17座马鞍水桥。多处水桥上还凿有精美的“暗八仙”图案,寓意吉祥。在新场古镇,可以体验到纯粹的水乡风情。一重又一重的水埠小桥,处处都流淌着静谧。走在青石板铺成的老街上,看看周围沧桑斑驳的明清建筑,好像走进了旧时光。
上海原住民的家乡
新场古镇的商业氛围并不浓厚,走在街巷之中可以看到本地居民在家门口坐着晒太阳、闲聊。这里的杂货铺、铅匠铺、理发铺,也大多是为本地居民服务的老店。沿着老街,当地居民还会摆出自家种的蔬果叫卖,十分有生活气息。在新场古镇,可以感受到上海老浦东原住民的真实生活,是其他古镇给不了独特体验。一千三百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八百年前,这里崛起富甲一方的盐场;五百年前,这里遍布农桑兴盛的田园;三百年前,这里成为商贾辐辏的市集;一百年前,这里更是人文荟萃的名镇。虽然看起来与周庄、朱家角等地的建筑风格十分相似,但走进新场,可以感受到这座在历史与文化交融中产生的古镇独一无二的宁静雅致。
张氏宅第
张厅建于清宣统年间,是四进式院落,共有房屋48间。现在还有张氏后人在这里居住。张厅“前店中宅,跨河花园”,吊角飞檐,雕梁画栋,匠心独运。此外,中西合璧也是张厅的特色之一。仪门上罗马的立柱和精美的马赛克地面,十分精致典雅。这里是浦东仅存的几处中西合璧风貌建筑中最好的一座。